词条 | 步辇 |
释义 | 步辇历史知识 步辇怎么写好看:
步辇历史词典解释一种可乘坐的代步工具。亦称步舆,即轿。唐制方四尺,素木为之,以皮为襻扛之,有二直辕、二横竿、四小横竿、八肩竿。自天子至庶民皆可乘坐。太宗贞观四年(630),太子少师李纲有足疾,太宗特赐步辇。阎立本画有《步辇图》,为唐太宗坐步辇,由宫女扛抬和护从,可见步辇形状。明代仅为皇帝代步工具。高一丈三尺二寸余,辇座高三尺二寸。辕四,红髹。中二辕,左右二辕。辇亭高六尺三寸,四柱长六尺二寸,红帘十扇。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启民爱国报报纸名。清宣统三年四月一日1911.4.29在上海创刊。日报。王河屏主办,王南主编。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