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活字版 |
释义 | 活字版历史知识 活字版怎么写好看:活字版历史词典解释又称活版。印刷术语。用活字排版印刷,故名。宋庆历年间毕升初创胶泥活字,为世界上最早的活版印刷术。其法为:用胶泥做成小方块,干后刻成单字,火烙使坚,每字按韵排列,置木格内以备排字检用。印书时将字拣出,排在涂有松脂、蜡和纸灰的铁板上,围以铁框,加热,使松脂等熔化,再用平板将字压平,冷却后,字就固定在铁板上。在排好的字版上刷上墨汁,转印到纸上,即完成印刷。其后又有木活字。向来据元农学家王祯《农书》记载,认为是王氏所创,其法,先在木版上刻字,再用锯锯开,修成整齐四方的木活字。1991年在宁夏出土西夏文佛经,经研究确定为木活字印刷品,则木活字在元以前已经出现。明弘治嘉靖间华燧(又名华文辉)使用铜活字,以字模浇铸。明中叶铜活字印刷最为盛行。近代改用铅制。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西河旧事书名。佚名著,清张澍辑。不分卷。汉武帝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昭帝时又置金城郡,合称河西五郡。该书所记,多为这一地区地理、物产等情况。张氏憾原书已佚,乃搜集后汉书注、太平寰宇记、水经注、太平御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