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不寒而栗
释义

不寒而栗

历史典故

不寒而栗怎么写好看:

不寒而栗怎么写好看不寒而栗书法图片

不寒而栗历史词典解释

    栗(lì粒):发抖。指义纵执法酷苛,使人不寒冷而浑身发抖。后以此典比喻极端恐惧之状。义纵(?——前117年),河东(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汉武帝时,任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和长安(今陕西西安南)令(县行政长官)。当时,军队多次经过定襄(郡,今内蒙古长城以北和林格尔一带。治成乐,今林格尔西北),定襄官吏、平民混乱不治、风俗败坏,于是调义纵担任定襄郡太守。义纵到任,掩袭逮捕定襄监狱中身犯重罪而从轻拘囚之囚犯二百多人,以及他们之宾客、兄弟私入探望的也有二百多人。义纵把私入探狱之人一律逮捕逼讯,冤诬说:“替死刑犯解脱刑具”。这天上报一共杀死四百多人。从这以后,定襄郡人在天气不寒冷的气候下而怕得浑身发抖,奸猾狡诈之人反而帮助官吏进行治理。

【出典】:

    《史记》卷122《酷吏列传·义纵》3146页:“定襄吏民乱败,于是徙纵为定襄太守(一郡最高行政长官)。纵至,掩(乘人不备而进袭或逮捕)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严重犯罪被从轻拘囚)二百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余人。纵一(一起)捕鞠(逮捕审讯),曰:‘为死罪解脱(诬指私入探监之人为死囚解脱刑具,以此将探监人定死罪。汉法,囚犯私自解脱刑具,罪加一等;为人解脱,与之同罪)’。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huá滑,狡诈)民佐吏为治。”

【例句】:

    汉·班固《汉书·杨恽传》:“下流之人,众毁听归,不寒而栗。” 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缴状》:“臣闻事君之义,犯而不欺,今此路未夷,国威未振,中徂以思,不寒而栗。” 清·汪琬《西郊泛雪倡和诗序》:“甚矣余之畏雪也,至今偶一追维,犹不寒而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大人面若冰霜,比到寝,遂有不可问之处。岂果脂粉之气,不势而威?胡乃肮脏之身,不寒而栗?”


其他 并不寒冷而直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西门丁《大毒宴》:“夜间水度黝黑,如同九幽地狱,令人不寒而栗。”△多用于害怕方面。→战战兢兢 胆战心惊 毛骨悚然 ↔无所畏惧临危不惧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bù 副词
  • 栗的解释 栗 lì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栗色

历史典故推荐:风草

比喻政治混乱如同风刮杂草。逸周书.大聚解:“维武王胜殷,抚国绥民,乃观于殷政,告周公旦曰:‘鸣呼,殷政总总若风草,有所绩,有所虚,和此如何?’”总总:乱的样子。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6: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