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斋怎么写好看:
参斋历史词典解释
宋代太学新生入学之称。参斋时必须穿襕衫(圆领大袖的白细布袍,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戴幞头,由斋仆带上名刺(名帖),每斋两枚,引至斋厅与众见面;纳斋用钱,参加帘试。次日,在太学官厨就餐,就餐前亦备名刺参见前廊职事。未就餐前,出入太学仍穿襕衫、戴幞头,不登记门簿,亦不请假;就餐后,改穿常服(乌纱帽、皂罗衫)。在新参学生到齐后,将姓名、乡贯写在本斋炉亭题名板牌上,算正式入学。
词语分解:
- 参的字典解释 参 (參) cān 加入在内:参加
- 斋的字典解释 斋 (齋) zhāi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斋
历史知识推荐:小仪
唐代礼部郎官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