珪璋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珪璋特达”。喻高尚的品德或杰出的人才。《后汉书.刘儒传》:“郭林宗常谓儒口讷心辩,有珪璋之质。”宋 苏轼《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我怀元祐初,珪璋满清班。”
词语分解:
- 珪璋的解释 1.玉制的礼器。古代用于朝聘、祭祀。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南齐书·礼志上:“用珪璋等六玉,礼天地四方之神。” 宋 曾巩 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盖古者相聘,贄有珪璋。及其卒事,则皆还之,以明轻财重礼之义。”2.比喻高尚的人品。后汉书·党锢传·刘儒:“ 郭林宗 常谓 儒 口訥心辩,有珪璋之质。”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公禀川岳之灵暉,含珪璋而挺曜。”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
- 珪的字典解释 珪 guī 同“圭”①
- 璋的字典解释 璋 zhāng 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圭璋
历史典故推荐:各尊所闻,各行所知
尊:一作“遵”,遵从。 各人遵照所听到的从事,各人根据所知道的实行。语本汉书.董仲舒传:“仲舒对曰:‘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高明光大,不在于它,在乎加之意而已。’”宋祁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