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泉关 |
释义 | 龙泉关历史地名 龙泉关怎么写好看:龙泉关历史词典解释①在今河北阜平县西七十里。《方舆纪要》卷14阜平县:龙泉关“有上、下二关,相距二十里。下关,正统二年建。景泰二年又于迤西北筑上关城。天顺二年及成化十二年皆添设官兵戍守。嘉靖二十五年改筑关城,守御益密。《关隘考》:龙泉关东北至倒马关百五十里,西至山西五台县百八十里,自关南北沿山曲折,各数百里,所属隘口凡六十余处, 皆与山西连界,分列官军戍守”。清于此设都司。 ②即镇龙关。在今四川平昌县东北镇龙乡。清设州判驻此。 在河北省阜平县阜平西北,西依长城岭。古有龙泉,且为河北通往山西关隘,故名。始建于明代,初分上、下两关。景泰六年(1455年)城废,改设土城,设千户所。天顺二年(1458年)设真、神二卫。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改筑关城。清末曾派兵驻守。现关城大部已毁。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德平县五代唐改平昌县置,治所在今山东临邑县东北德平镇。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省为镇,入安德县。元符二年 1099 复置,属德州。明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6年并入临邑县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