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匆匆怎么写好看:
行色匆匆书法图片
行色匆匆历史词典解释
行色:外出时的神情、形态等。谓行旅出发前的匆忙迹象。唐.牟融《送客之杭》诗:“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元.曾瑞《醉花阴.怀离》套曲:“行色匆匆易伤感,徒恁般香消玉减。”明.汤显祖《紫钗记.折柳阳关》:“妻,你听笳鼓喧鸣,催我行色匆匆,密意非言所尽,只索拜别也。”冰心《寄小读者》二○:“又是在行色匆匆里,一两天要到新汉寿。”
主谓 行色,外行时的神情、形状。匆匆,忙乱的样子。指出发前匆忙的迹象。唐·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钱钟书《围城》:“我,前天刚自省城回来,百端待理,鸿渐又行色匆匆,未能饯别,抱歉之至。”△用于常指仓促出行。→风尘仆仆 ↔慢条斯理
词语分解:
- 行色的解释 行意。行旅出发前后的情状、气派;犹指行旅即赐御酒三杯,以壮行色。——说岳全传
- 匆匆的解释 急急忙忙的样子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历史典故推荐:芝艾俱尽
同“芝艾俱焚”。南朝 梁元帝讨侯景檄:“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见“芝艾并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