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洲镇怎么写好看:
黄茅洲镇历史词典解释
在湖南省沅江市北部。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4.43万。镇人民政府驻塞波嘴,人口1000。相传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幺在此晒过战袍,古称晒袍嘴,后谐音演变成塞波嘴,故名。1950年置塞波嘴镇,1958年并入南大膳公社,1961年复置镇。1986年子母城乡并入。1995年柳树坪乡并入,置黄茅洲镇。主产稻、苎麻、棉花。有电缆、胶合板、羽绒制品、麻纺、油脂等厂。为市东北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通市区。
词语分解:
- 黄茅的解释 1.茅草名。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黄茅似菅茅,而茎上开叶,茎下有白6*粉,根头有黄毛,根亦短而细硬无节,秋深开花穗如菅。可为索綯,古名黄菅。”2.本谓长有黄茅的荒冢,借指死亡。 宋 杨万里 曾伯贡主簿挽诗之二:“即今俱白首,赴告忽黄茅。”
- 镇的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彭婆镇
在河南省伊川县北部。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彭婆,人口4200。传因村有彭母墓得名。1958年为彭婆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甘薯等。有水泥、机械、骨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