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口水库历史词典解释
在河南省罗山县境内、淮河水系小黄河上。因坝址建在石山口上,故名。1958—1968年建,1977—1980年扩建。控制流域面积306平方千米,库容3.72亿立方米。大坝长295米,高25.6米。建有小型电站。具防洪、灌溉、发电、养殖和调节下游小龙山水库水量等功能。
词语分解:
- 石山的解释 1.岩石积成的山。诗·周南·卷耳“陟彼砠矣” 毛 传:“石山戴土曰砠。” 宋 郭熙 林泉高致·画诀:“土山戴石,林木瘦耸。石山戴土,林木肥茂。”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 石山 ,多藏金玉。”3.状如山石的花纹。后汉书·王符传:“犀象珠玉,虎魄瑇瑁;石山隐饰,金银错鏤,穷极丽靡,转相夸咤。” 李贤 注:“山石谓隐起为山石之文也。”
- 水库的解释 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十:“水库者,水池也。曰库者,固之其下,使无受渫也。幂之其上,使无受损也。” 赵树理 张来兴:“县里兴建的一座水库,早在三年前就落成了。水库里养的鱼很多,已经给这素不吃鱼的山区,形成吃鱼的新习惯。”
历史地名推荐:咘咳
明十寨之一。在今广西忻城县境。明史·广西土司: “古田平,乃并八寨与龙哈、咘咳为十寨,立长官司。” 古堡寨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境内。明时十寨之一。参见“十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