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怎么写好看:
莱菔书法图片
莱菔历史词典解释
即萝卜。古代又称芦萉、雹突。元代则就其不同生长时期而给予不同名称:“春曰破地锥,夏曰夏生,秋曰萝卜,冬曰土酥”。因其生熟皆可食,“腌藏腊豉,以助时馔;凶年亦可济饥,功用甚广”,加上“四时皆可种”,故元时已“在在有之”(王祯《农书·谷谱》)。此后一直为中国广泛分布之一种大众蔬菜。
词语分解:
- 莱菔的解释 即萝卜。 宋 方岳 春盘诗:“莱菔根鬆缕氷玉,蔞蒿苗肥点寒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莱菔:“莱菔乃根名,上古谓之芦萉,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萝葡。” 清 方文 中秋日张东图见枉小饮有作诗:“相将延颈蟾蜍魄,何以充庖莱菔根。”
- 莱的字典解释 莱 (萊) lái 藜
- 菔的字典解释 菔 fú 〔莱菔〕见“ 莱”
历史知识推荐:后鉴录
后後 书名。1明谢蕡撰。三卷。蕡,字维盛,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正德进士,官至礼科给事中。是书记述明中叶刘六、刘七起义、安化王谋反、刘瑾被磔、宁王起兵、江彬伏诛、哈密都督反叛诸事,大都直接抄自刑部档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