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门 |
释义 | 司门历史知识 司门怎么写好看:司门历史词典解释①官名。《周礼》地官司徒之属。分掌都城各城门开闭,监督出入,查禁货贿,通报宾客来访。郑玄注:“司门,若今城门校尉,主王城十二门。”西魏、北周仿《周礼》于地官府置,设中大夫,掌关门、城门、宫门启闭。②官署名。隋始置,为刑部第四司,亦称司门司。初设侍郎二人,员外郎一人;大业三年(607)改侍郎为郎,后减一人,废员外郎,置承务郎。唐沿置,改郎为郎中、承务郎为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诸门及关塞出入往来的文书政令,颁发度关的过所(通行证明)。龙朔二年(662)改司关,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初,置判司门事一员,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元丰改制,始掌关津、桥梁、道路之禁令及其废置、移复之事,并察官吏、军民、商贩出入时违禁者。设郎中、员外郎各一员。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比部兼领,隆兴元年(1163)改由都官兼掌。明初为刑部四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1390)罢。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多逻斯川古西域河名。一称都罗斯河、曳咥河。即今额尔齐斯河。源出金山今阿6*勒6*泰山,西北注入斋桑泊。唐时,为西突厥部落重要活动场所,阿史那贺鲁、阿史那步真都曾驻牧于此。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