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廷议
释义

廷议

历史事件

廷议怎么写好看:

廷议怎么写好看廷议书法图片

廷议历史词典解释

明代阁臣与各衙会议大政的制度。为发挥官僚佐政和供咨询的作用,明代使“廷议”制度化。凡遇国家大事及推举文武大臣,则命内阁官与各衙大臣进行集议。参加的官员为阁臣、九卿、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以及有关文武官员。廷议结果上奏皇帝,由皇帝最后决定。

词语分解:

  • 廷议的解释 1.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时 匈奴 数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廷议。”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公卿廷议以转运使不得其人,宜选才干之士往换之。”2.指朝廷上的议论。 清 李慈铭 庚午书事诗:“夷酋方丧魄,廷议急和戎。”
  • 廷的字典解释 廷 tíng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俹 )廷
  • 议的字典解释 议 (議) yì 意见,言论:议论

历史事件推荐:湖北纺织官局

见“湖北纺织四局”。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