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括 |
释义 | 沈括历史知识 沈括怎么写好看:
沈括历史词典解释1031—1095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存中。至和初,以父任为沭阳县主簿。嘉祐进士,除扬州司理参军。入编校昭文馆书籍,为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历检正中书刑房公事、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招卫朴造《奉元历》。迁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兼知通进银台司。熙宁七年(1074),为河北西路察访使,讲修边备,改革旧政数十事。次年出使辽国,力斥其夺地之谋;途中,又图其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为《使契丹图抄》奏上。迁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熙宁末,因主张免除下户役钱、轻役依旧轮差,为御史蔡確所劾,降知宣州。元丰三年(1080),除鄜延路经略使、知延州。五年,夏人攻陷永乐,坐首议筑此城,责授均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徙秀州。晚年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博学多闻,于天文、地理、典制、律历、音乐、医药等无所不通,著述近四十种,多亡佚。所撰《梦溪笔谈》,内容丰富,于科学技术阐述尤多。尚有《长兴集》、《苏沈良方》等传世。 沈括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登贤书科举考试用语。指乡试中举。贤书,本意指举荐贤能的名单。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