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起粟怎么写好看:
玉楼起粟历史词典解释
玉楼:道家语。指肩膀。起粟:起鸡皮疙瘩。肩上起鸡皮疙瘩。形容寒冷难耐或身心倍受感动的样子。语本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之二:“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词语分解:
- 玉楼的解释 1.华丽的楼。 唐 宗楚客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 宋 辛弃疾 苏武慢·雪词:“歌竹传觴,探梅得句,人在玉楼。”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二折:“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 清 纳兰性德 菩萨鬘词:“春云吹散湘帘雨,絮粘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2.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十洲记·昆仑:“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楼十二所。”
- 起粟的解释 谓皮肤起鸡皮疙瘩。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冻合玉楼寒起粟,先摇银海眩生花。” 清 王嘉福 粥厂谣:“北风森寒肌起粟,胥吏重裘饱酒肉。”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诧异而且害怕的叫,皮肤上都起粟,就像触着一支毛刺虫。”
历史典故推荐:投袂
谓振袖而起,形容精神奋发之状。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投:振。袂( ㄇㄟˋ mèi 妹):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