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司马怎么写好看:
鹰击司马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西汉置之。《汉书·霍去病传》:“鹰击司马破奴再从票骑将军斩濮王”。
军官名,汉置,位在将军下,掌帅军征伐。《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鹰击司马(赵)破奴,再从票骑将军斩遫濮王,捕稽且王。”
词语分解:
- 鹰击的解释 1.见“ 鹰击毛挚 ”。2.古代武官名号。 汉 赵破奴 曾为“鹰击司马”。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隋 大业 五年,改“鹰扬副郎将”为“鹰击郎将”。见隋书·百官志下。
- 司马的解释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 ∶姓
历史官职推荐:主玺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纳言中大夫属官,员四人,分掌神玺、传国玺与六玺之藏。正一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掌节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主管各种符节。北周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