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心惟危 |
释义 | 人心惟危历史典故 人心惟危怎么写好看:
人心惟危历史词典解释《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谓人心地险恶,不可揣测。《梁书.武帝纪下》:“川流难壅,人心惟危,既乖内典慈悲之义,又伤外教好生之德。”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惟危’说的怀疑减少了。” 主谓 惟,是。危,危险。形容人心险恶,不可揣测。语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蔡沈集传:“人心易私而难公,故危。”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惟危’说的怀疑减少了。”△贬义。多用于描写人情世故。→人心叵测 人心险于山川 胸中柴棘 ↔开心见诚 开诚布公 肝胆相照 襟怀坦白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亢龙有悔易.乾:“上九,亢龙有悔。”孔颖达疏:“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故曰亢龙,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圣人有龙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极,物极则反,故有悔也。”后以“亢龙有悔”谓居高位不知谦退,盛极而衰,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