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尚书郎 |
释义 | 尚书郎历史知识 尚书郎怎么写好看:尚书郎书法图片 尚书郎历史词典解释官名。西汉武帝时常以郎官供尚书署差遣,掌收发文书章奏庶务,后成为常设官职,员四人。分主匈奴单于营部,羌夷吏民,户口垦田功作和钱帛贡献委输,隶诸曹尚书。东汉置三十六员(或说置三十四员、三十五员),分隶尚书台六曹尚书。负责启封百官章奏,面奏皇帝,并解决皇帝的质疑。皇帝成命亦经其代拟诏令下达。其官缺,从三署郎中选年不满五十之孝廉,诣尚书台考试。初上尚书台任职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一说初上台称守尚书郎,满岁称尚书郎中),三年称侍郎,统称尚书郎。秩四百石,秩轻而职显权重,升迁颇速。其出任外官,初补县长,章帝后得补千石县令,甚至有赐迁二千石刺史者。魏、晋出居外朝,为尚书省诸郎曹长官,隶列曹尚书,分曹执行政务,奏对拟诏之职则移归中书。其职清美,凡政事须议者先由其立意,文书庶务则由令史、书令史等属吏处理。三国魏置殿中、吏部、驾部、金部、虞曹、比部、南主客、祠部、度支、库部、农部、水部、仪曹、三公、仓部、民曹、二千石、中兵、外兵、都兵、别兵、考功、定课、都官、骑兵二十五郎。西晋罢农部、定课,增直事、屯田、左士、右士、运曹,分民曹、中兵、外兵为左、右,分主客为左、右、南、北,凡三十五曹,设二十三郎分领之,或一曹数郎,或数曹一郎。东晋唯置殿中、祠部、仪曹、吏部、比部、左民、驾部、度支、金部、仓部、库部、中兵、外兵、三公、都官十五郎。南朝宋、齐定置二十郎。梁增三郎,陈省二郎。自晋以后,多不直接向皇帝奏对,其章奏由中书、门下转呈代奏,至梁始可不经转呈,径上皇帝。魏、晋、宋六品,梁吏部郎十一班,诸曹侍郎六班、郎中五班,陈皆四品、六百石。北朝可直接向皇帝奏报本职政务。北魏前期尚书省诸曹皆置尚书为长官,下设郎及令、长、给事中等员。太和改制后,复以尚书郎为诸郎曹长官,分隶六曹尚书。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中五品上,郎从五品中,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西魏置尚书十二部,各设郎中为长官,或说亦置尚书。北齐置郎曹二十八,郎中三十员。隋初改称侍郎,炀帝复称郎,为二十四司长官。然多冠以司名,不常有单称尚书郎者。从五品。唐定称郎中,冠以司名。历代因之。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八比文科举考试所用文体之一。元代始行。元仁宗行科举后,为便于考生,特别是蒙古、色目考生撰写合格的文卷,采用此文体。文章规定分为起、中、后、末四个段落,每段各有二股,即二比,共八比。文句排偶比对,比与比之间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