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八卫怎么写好看:
关西八卫历史词典解释
明代设置在嘉峪关以西的八个卫所,即哈密卫、赤斤蒙古卫、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罕东左卫、沙州卫。因沙州卫与罕东左卫相继设于同一地区,故又称关西七卫。其分布地区,西与吐鲁番接,东至嘉峪关,北起巴里坤、马鬃山,西南至今且末、若羌,南至青藏交界之昆仑山。各卫统治者多为蒙古族,所属部落的民族成份复杂,有蒙古、撒里维6*吾尔、维6*吾尔、藏族等。明政府以哈密、安定两卫首领为王,其余皆授都督、指挥等职,并给以金牌,准其每岁以马易茶。除哈密外,其余各卫以游牧为主。正统以后,各卫逐渐废弃。
词语分解:
- 关西的解释 指 函谷关 或 潼关 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 关中 摇足,则 关 西非陛下有也。” 宋 俞文豹 吹剑续录:“学士(指 苏軾 )词,须 关 西大汉,执铁板,唱‘ 大江 东去’。”水浒传第三回:“洒家始投老 种 经略相公,做到 关 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 卫的解释 卫 (衛) wèi 保护,防护:保卫
历史知识推荐:陈藏器
唐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开元年间曾任三原县尉,后弃官为医。精药学,以神农本草经虽经陶弘景、苏敬补集,但遗逸尚多,乃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别撰本草拾遗,作为新修本草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