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怎么写好看:
五省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合称。南北朝指尚书省、门下省、集书省、中书省、秘书省。隋文帝时指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指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殿内省、秘书省。
官署的合称。南朝宋齐陈及北魏以尚书、中书、门下、秘书、集书为五省。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以殿内、尚书、门下、内史、秘书为五省。唐承隋制,惟改殿内省为殿中、内侍两省,共为六省。
词语分解:
- 五省的解释 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 晋 、 南朝 宋 、 齐 、 梁 、 陈 及 北魏 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 隋 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
- 五的字典解释 五 wǔ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
- 省的字典解释 省 shěng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
历史官职推荐:大军司马
官名。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四年 532置,掌出征军务。以使持节、都督瑕丘诸军事、安北将军、兖州刺史羊侃为之,随太尉元法僧北讨。权任甚重。军还,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