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孟子①
释义

孟子①

历史知识

孟子①怎么写好看:

孟子①怎么写好看

孟子①历史词典解释

约前372—前289

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名轲,字子舆。鲁桓公子仲庆父(亦称孟氏)之后,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发挥子思学说,形成思孟学派。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为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以孔子继承者自居,抨击杨、墨和农家思想。提出“仁政”、“王道”学说,主张“保民”而王天下,反对武力兼并战争。认为君主以爱人之心对待人民,“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给人民以固定产业,使免于饥寒痛苦,再用礼义教化,就可统一天下。设计了制民之产的具体方案“井田制”。注意“民心”向背,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暴虐的君主可以废黜。主张任贤使能,但反对卑逾尊、疏逾戚。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的论点。肯定人性本善,人人都有天赋道德意识仁、义、礼、智。人人都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故曰:“人无不善,水无不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孟子·尽心上》),同时重视环境、教育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要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在逆境中磨练。提出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要求通过修养,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同上)。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其学说对宋儒影响很大,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②书名。(1)儒家经典之一。战国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或说为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为七篇,《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十一篇,包括“外书”四篇(已佚)。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今本《外书》更系明人姚士粦伪作。今存七篇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共十四卷。记载孟子的思想和政治活动。作为辩论对象,还保存了杨朱、许行、告子的思想材料。注本以东汉赵岐注为最早。南宋朱熹著有《孟子集注》,与其所注《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章句集注》。此外尚有南宋赵顺孙《孟子集注纂疏》、清焦循《孟子正义》等。(2)《汉书·艺文志》于兵阴阳家著录《孟子》一篇,与儒家《孟子》同名。撰者不详。或谓此即五行家之《猛子》。

孟子

词语分解:

  • 孟子的解释 1.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预 注:“ 子 , 宋 姓。”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 ,故不书姓。

历史知识推荐:炒花

又译炒哈、抄花。明代蒙古内喀尔喀部落首领。纳力不剌台吉之孙。住牧于辽河中下游西部,与明通贡。屡联合土蛮、速把亥等犯明朝辽东诸边。万历末年,占据泰宁卫故地,控制喀尔喀五部落,史称“炒花五大营”。万历四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