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山西高原怎么写好看:山西高原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山西山地。在山西省,为黄土高原的东部。海拔1000米左右。黄土广布,岭谷交错。东有恒山、五台山、太岳山和中条山,西有吕梁山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中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和运城等五个大的断陷盆地。汾河自北向南斜贯,永定河源流之一桑干河发源于其北部。煤田遍布,储量丰富。 词语分解:- 山西的解释 中国华北地区的省,简称“晋”。旧以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530万,省会太原。全省处于黄土高原上,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铝、铜等亦丰。采煤,采铜、铝、钢铁,电力为该省工业的支柱。晋南为商品粮产区,铁路交通发达,总长有2千多公里
- 高原的解释 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块平地黄土高原
历史地名推荐:福安专区 1949年置,又称第三专区。在今福建省东北部。辖福安、宁德、福鼎、霞浦、寿宁、周宁、柘荣等县。专员公署驻福安县今市。1956年长乐、连江、罗源县划入;撤销柘荣县。1959年松溪、政和县划入;长乐、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