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山国 |
释义 | 中山国历史知识 中山国怎么写好看:中山国历史词典解释①春秋、战国国名。春秋末白狄的一支鲜虞人所建。也称鲜虞。都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武公(约前414年即位)时徙都顾(今河北定州市)。前406年为魏文侯所灭,约于前380年复国,桓公时徙都灵寿(今灵寿县西北)。战国前期,疆域有今河北西南部涞源县以南,唐县以西,高邑、宁晋等县以北,平山、井陉等县以东地。前323年和赵、燕等国同时称王。前314年,齐宣王乘燕乱,攻破燕国,中山也得以“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前296年为赵惠文王所灭,立国时间约从前414至前296年。②西汉高帝末年分常山郡东部置中山郡,景帝改为国,五凤三年(前55)改为郡,永光元年(前43)复为国,建始二年(前31)又改为郡,阳朔二年(前23)复为国。治卢奴县(今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定州、安国、蠡县、深泽、无极、新乐、望都、唐县、顺平县、满城等市、县及徐水县部分地区。东汉属冀州,辖境略有扩大,北有今涞源县,东南有今博野县。三国魏辖境北扩至今山西灵丘县。西晋北部、东部略有缩小。十六国后赵改为郡,前燕又曾改为国,前秦复为郡。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司宪大夫官名。即御史中丞,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御史中丞。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