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釜养 |
释义 | 三釜养历史典故 三釜养怎么写好看:
三釜养历史词典解释《周礼.地官.廪人》:“凡万民之食食者,人四鬴(同“釜”),上也;人三鬴,中也。”郑玄注:“此皆谓一月食也。六斗四升曰鬴。”《庄子.寓言》:“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三釜,古代一般年成每人每月的食米数量,亦喻菲薄的俸禄。后因以“三釜养”谓以薄俸供养父母。宋 陆游《对食作》诗:“少壮已辜三釜养,飘零敢道一袍单。”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桃李不须言源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谓品行高尚的人自然受人仰慕。明 袁宏道邺城道诗之八:“成蹊人自省,桃李不须言。”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