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大臣怎么写好看:
御前大臣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清康熙间置。由王公大臣内特简兼充,无定员。掌乾清门内侍卫、司员诸务,实际即统辖内廷事务,并常日侍直于皇帝左右。逢皇帝出宫巡幸,与领侍卫大臣任后扈大臣。并兼管奏事处事务。乾隆以后,蒙古王公递摄其职。
词语分解:
- 御前的解释 1.皇帝座位之前,代指帝王所在之处。史记·蒙恬列传:“新近 蒙毅 ,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后汉书·献帝纪:“ 郭汜 攻 李傕 ,矢及御前。” 李贤 注引山阳公载记:“时弓弩并发,矢下如雨,及御所止高楼殿前帷帘也。”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蔡邕 独断云,天子所在曰御前。” 宋 岳飞 奏乞发回亲兵札子:“臣契勘诸路军马已拨属御前。”2.皇帝面前。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技术不遇
- 大臣的解释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赵王与大将军 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历史知识推荐:杨行密
852—905 五代时吴国建立者。公元902—905年在位。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化源,初名行愍。早年为州兵,后起兵据庐州。中和三年883,以败秦宗权之功授庐州刺史。同秦彦、毕师铎等人混战,胜而据有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