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陶寺遗址 |
释义 | 陶寺遗址历史知识 陶寺遗址怎么写好看:陶寺遗址历史词典解释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在山西襄汾县陶寺村。1978年开始发掘。发现房屋、窖穴、水井、陶窑、墓葬和大量石、骨、陶、玉、木、漆等制造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及礼乐器。大面积的墓葬群(约3万平方米以上),为以往龙山文化遗址所未见,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无随葬品或至多不过三件的小墓。少数大墓随葬品极为丰富,有的多达一、二百件。其中有成套彩绘陶器,彩绘蟠龙陶盘,彩绘木案、几、俎、匣、盘、豆、仓形器,以及玉、石制造的礼、乐器等,反映出强烈的贫富差别。遗址有早晚之别,早期时间约当公元前2800年,晚期约当公元前2400年。陶庐丛刻 丛书名。清王树枏编撰。分经、史、算学和诗文四类。经学古籍七种:《尚书商谊》、《费氏古易订文》、《校正孔氏大戴礼记补注》、《尔雅郭注佚存补订》、《广雅补疏》、《学记笺证》和《墨子斠注补正》。史学五种:《欧洲列国战事本末》、《欧洲族类源流略》、《彼得兴俄记》、《武汉战纪》和《希腊学案》。算学一种:《天元草》。其他则为诗文、书信之类。全书分类刊刻于清光绪至民国初年之间。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镇东王元代诸王封号,授龟纽镀金银印。至元二十八年1291也先铁木儿受封。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