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心性 |
释义 | 心性历史知识 心性怎么写好看:心性书法图片 心性历史词典解释①儒家哲学术语。指人心与人性。解说有异。孟子认为“性”根于“心”,又影响“心”。《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认为“天道”乐善,人性为天所赋予,故人性善;人心受人性主宰,故人能辨善恶,知是非。荀子认为,心是“形之君也”,能够主宰身体,节制性6*欲,改变人的本性。理学家认为理出于天,俱于心,而性亦即人心所俱之理。“程子(颐)曰:‘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自理而言谓之天,自禀受而言谓之性。”’(朱熹《孟子·尽心上》集注)以天理统心性,排除人欲于人性之外。王守仁认为心、性、理是一回事。《传习录上》:“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戴震反对理学家心性即是理的说法,认为仁义之心为“性之德”,耳目百体之所欲为“性之欲”。“性之欲”,原于天地造化,在天为天道,在人为人道,以论证人欲不可去。②佛教术语。解释不一。或指不变的心体,即所谓“自性清净心”。《圆觉经》:“以净觉心,知觉心性。”《起信论义记》:“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或认为心与性相同。《黄蘖传心法要》:“心性不异,即心即性。”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王濂1314—1370 元末明初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字习古。李善长妻兄。元末投朱元璋,任执法官,治狱公允。升中书省员外郎。出为浙江按察佥事,有治行。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