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官怎么写好看:
出官书法图片
出官历史词典解释
官制用语。宋朝守选人、荫补得官人及吏人等初次注授差遣,称出官。守选人、荫补得官人年满二十五(后改二十岁),经铨试或呈试合格,方许赴吏部注授差遣。如铨试不中,年满四十; 呈试不中,年满三十,亦许出官。在京诸司吏人,理不同选限可出为主簿、县尉、奉职、借职等官。
宋代选人初次接受差遣称为出官。选人和荫补得官人须年满二十五(后改为二十岁),经铨试合格,方许赴吏部注授差遣。但铨试不中而年满四十,或呈试不中而年满三十, 亦许出官。有时亦有朝廷特准免试而出者。
词语分解:
- 出官的解释 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出的字典解释 出 (??齣) chū 从里面到外面:出访
- 官的字典解释 官 guān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
历史官职推荐:西部督邮
官名,为郡的佐官,掌监该郡西部属县,考殿最。督邮分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五部督邮,各监其部属县。后汉书·百官五·州郡:“其监属县,有五部督邮。”后汉书·郅恽传:“西部督邮繇延,天资忠贞,禀性公方,摧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