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之气怎么写好看:
浩然之气书法图片
浩然之气历史词典解释
孟子用语。指通过内心修养保持“天地之正气”的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即《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气为“集义所生”,“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保持此气,必须长期修养磨练,“勿正”(朱熹注:“正,预期也”),“心勿忘”,“勿助长”,在不断地内省中,使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事事皆合于义”(朱熹《四书集注》)。南宋文天祥之《正气歌》则把“浩然之气”理解为高尚的正气和节操。
词语分解:
- 浩然的解释 1.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时积雨大水, 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崖头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2.广大壮阔貌。管子·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淮南子·要略:“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 唐 李白
- 气的解释 气 (氣) qì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历史知识推荐:归伯
商代诸侯见殷墟甲骨文。武丁时期卜辞有“伐归伯……受佑”殷契粹编第1180片。为归方之君长。故地在今湖北秭归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