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
释义 |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历史典故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历史词典解释拔:拉出来。诸:等于“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里拉出来,放在床席之上。旧时比喻解救陷于绝境的人民。明.宋濂《阅江楼记》:“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也作【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章炳麟《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国维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则其幸耳。”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然荻读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