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阳一县花 |
释义 | 河阳一县花历史典故 河阳一县花历史词典解释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一《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卷二十一:“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晋代河阳令潘岳,曾于所辖县地遍种桃李,时人有“河阳一县花”之称誉。后引用之称美县令或咏花。 唐.卢僎《十月梅花书赠》:“花情总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唐.李白《赠崔秋浦三首》其三:“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唐.罗隐《送丁明府赴紫溪任》:“栾公社在怜乡村,潘令花繁贺版舆。”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进退可否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主谓 合格者得到晋升,不合格者受到罢免。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黜陟幽明。”△常用于写对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