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录额真 |
释义 | 牛录额真历史官职 牛录额真怎么写好看:
牛录额真历史词典解释满语官名。意为“箭主”。满族早期出兵或狩猎时按族党村寨结队,每人出箭一支,每十人立一长,称“牛录额真”。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将每三百人编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统之,始为正式官名。后金天聪八年 (1634) 改称“牛录章京”。清顺治十七年 (1660),定汉名为“佐领”。 官名,即“佐领”。起初,满族出兵或打猎,按家族村寨组织队伍,每十人选一首领,称牛录额真。后来努尔哈赤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的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设一牛录额真掌管。自此,牛录额真才正式成为官名。清太宗天聪八年,改称牛录章京,汉译为佐领,掌管所属的户口、田宅、兵籍等。 词语分解:
历史官职推荐:坊事官名。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739 内侍省太子内坊局置,五人,从八品下,与导客舍人共掌序导宾客之事。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