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夏 |
释义 | 大夏历史知识 大夏怎么写好看:
大夏历史词典解释①中亚古国名。其名始见于《史记·大宛列传》。系张骞首次西使亲临的大国之一,都阿姆河南岸之蓝市城(Balkh,今阿富汗北部巴尔克附近)。时该国已为西迁之月氏人征服。据《汉书》和《后汉书·西域传》,月氏于其地分置五部翕侯。一说大夏即西史所见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一说该王国在月氏西迁前已亡于吐火罗人,故“大夏”应即“吐火罗”(Tokhara)之异译,后说近是。②古族名。初分布于祁连山迤东地区。《逸周书·王会》载,周成王时,曾参加成周之会,并以“兹白牛”为献。后一部东迁今山西中部和北部的白狄居住区;另一部西迁,居于昆仑山脉之北。③先秦时代对极北地区的泛称。《淮南子·墬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吕氏春秋·适威》:“北至大夏,南至北户。”《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琅邪刻石云:“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④指今山西太原市周围地区。《左传》昭公元年(前541):“迁实沈于大夏,主参。”杜预注:“大夏,今晋阳县。”相传为夏墟所在,故称。《史记·秦始皇本纪》:“禹凿龙门,通大夏。”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大夏,今并州晋阳及汾、绛等州是。昔高辛氏实沈居之,西近河。”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戴琫见“代本”。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