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场庙怎么写好看:
皮场庙书法图片
皮场庙历史词典解释
明太祖朱元璋对贪官污吏严刑惩治,规定凡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的,斩首示众,还要剥皮实草。府、州、县要在衙门左面,别立一庙,作为剥人6*皮的场所,称为“皮场庙”。又将填满草的人6*皮袋,悬挂在官府公座两旁,用来警戒继任官吏。
词语分解:
- 皮场庙的解释 庙名。在 杭州 吴山 看江亭 附近。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南山城内胜迹:“ 惠应庙 ,俗呼 皮场庙 。相传有神 张森 , 相州 汤阴 人。县故有 皮场镇 ,萃 河北 皮鞹,蒸溃产蝎,螫人輒死。神时为场库吏,素谨事 神农氏 ,祷神杀蝎,镇民德之,遂立祠,凡疹疾疮疡,有祷輒应…… 宋 时建庙於 汴京 显仁坊 。 建炎 南渡,有 商立 者,携神像至 杭州 ,舍於 吴山 看江亭 ,因以为庙
- 庙的字典解释 庙 (廟) miào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
历史事件推荐:理藩部
清末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改理藩院为理藩部,职掌为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减去原掌管的一部分外交事务划归外务部,内部组织仍旧。主管设尚书、侍郎,1911年宣统三年改称大臣、副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