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苗族 |
释义 | 苗族历史知识 苗族怎么写好看:
苗族历史词典解释自称果雄、模或蒙。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7383622万人(1990年)。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与古史中九黎、三苗有渊源关系。一说源于殷时的“髳”人。秦汉时分布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的名称中。后四向迁徙,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各代,聚居或与其他民族杂居于今湘、鄂、川、渝、黔、桂地区,历宋元至明清,部分迁至云南、广东等地。勤农桑,善林牧,精于银饰、蜡染。擅歌舞,有丰富口头文学。古代社会结构基本单位为鼓社、议榔,各种纠纷由理老根据社规榔约裁决。元、明、清时,多次举行反封建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清咸丰、同治年间贵州苗族曾爆发大规模起义。解放后实行了社会改革,各项事业均有发展。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义乡城在今浙江长兴县北义乡山。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吴喜克义兴,军至义乡城,即此。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