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壁立千仞 |
释义 | 壁立千仞历史典故 壁立千仞怎么写好看:壁立千仞书法图片 壁立千仞历史词典解释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形容危崖高峻,像墙壁般直耸。也泛指人物等形象高大,巍然挺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其道艰阻,崖岸险绝,其山惟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述补 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山岩如壁,高耸千仞。形容山崖非常高峻陡峭。形容威严耸立的高大形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多用于山高或状态高大方面。也作“壁立万仞”。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浮槎银汉源见“乘槎”。指登天遨游。宋 杨无咎雨中花.七夕词:“乘鹤缑山,浮槎银汉,尚想风流。”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