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见万里 |
释义 | 明见万里历史典故 明见万里怎么写好看:
明见万里历史词典解释形容非常了解远方的情况。《后汉书.窦融传》:“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之情。”《清史稿.罗惇衍传》:“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于臣工奏折,指示得失,明见万里。”亦作“明鉴万里”。《官场现形记》一八回:“佛爷早有话:‘……前者已去,后者又来,真正能够惩一儆百吗?’这才是明鉴万里呢。”《歧路灯》八6*九回:“谭道台昨夜筹画,果然明鉴万里。” 述宾 明见,清楚地察见。清楚地了解远方的情况。《后汉书·窦融传》:“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醒世姻缘传》47回:“小的偶然站住看看……已是知道老爷明见万里了。”△褒义。多用于描写观察问题方面。→高瞻远瞩 目光如炬 ↔目光如豆 鼠目寸光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风吹帽同“风前落帽”。清 王敬之龙山会.九月十九日瘦生供菊招客作展重阳之会词:“一样风吹帽,胜友重来,趁取黄花好。”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