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予取予携 |
释义 | 予取予携历史典故 予取予携怎么写好看:
予取予携历史词典解释亦作“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梁启超《克林威尔传》第五章:“今且冻饿委沟壑,所馀更何长物之与有?予取予携,公等自为之!”廖仲恺《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为谋永远撤去我海关之屏障,以任其予取予携。”秦牧《拳头海岸》:“许多被目为可以予取予夺地得到财富的海岸,一处处都伸出了拳头来,变成了‘拳头海岸’。” 并列 从我处掠取。廖仲恺《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为谋永远撤去我海关之屏障,以任其予取予携。”△贬义。多用于指帝国主义者及其他剥削者。→予取予求。也作“予取予夺”。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方土异同主谓 各地方地形、风俗、物产、人情的异同。晋书·王浑传:“可令中书指宣明诏,问~,贤才秀异,风俗好尚,农桑本务。”△多用于描写异同方面。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