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鱼袋 |
释义 | 鱼袋历史知识 鱼袋怎么写好看:
鱼袋历史词典解释官员章服所佩之物。唐永徽二年(651)定制,朝中五品以上官员随身佩鱼符,以“明贵贱,应征召”。其制左二右一,太子用玉,亲王用金,百官用铜,皆题姓名于上,并以袋盛之,故称。咸亨三年(672)规定,其袋三品以上饰以金,谓金鱼袋;五品以上饰以银,谓银鱼袋。开元以后赐绯、紫者例兼鱼袋,故有赐“绯鱼袋”(“银”字省略)、“赐紫金鱼袋”之说。垂拱时,规定都督、刺史亦准京官例带鱼袋。开元后,五品以上致仕官、检校、试官及内供奉亦皆佩鱼袋。宋承唐制,衣紫者带金鱼,衣绯者带银鱼。京朝官、幕职州县官赐绯紫者亦带,亲王、武官、内职将校皆不带。金代唯以皇太子佩玉环双鱼袋。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马市中原王朝以金帛或茶盐与边疆少数民族换马的互市场所。自西汉有互市以来,即有马之交易。唐贞观时,每匹马换一匹绢。玄宗时,准许突厥定期在朔方军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五原西北用马匹交换金帛,是为马市之始。元和时,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