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行人司司正
释义

行人司司正

历史官职

行人司司正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明洪武 (1368—1398)中改原行人而置,正九品。为行人司正官。二十七年改以进士充任,升品秩,正七品。掌捧节、奉使之事。建文(1399—1402)中罢。成祖即位,复旧制。


官名。为行人司的长官,见“行人司”。

词语分解:

  • 行人的解释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司正的解释 古代行乡饮酒礼或宾主宴会时的监礼者。礼记·乡饮酒义:“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觶,乃立司正焉。”国语·晋语一:“公饮大夫酒,令司正实爵与 史苏 。” 韦昭 注:“司正,正宾主之礼者也。”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杂费:“乡饮酒礼,每年二次…… 宛平县 该管正月份。相沿,上席六卓,正宾一,僎宾一,介宾一,主宾二,司正一。”

历史官职推荐:枢相

五代、宋枢密使带相印或宰相兼任枢密使者称“枢相”。 宋代宰相兼任枢密使者称枢相。清代大学士任军机大臣者也称枢相。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