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留守怎么写好看:
三都留守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合称。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攻高丽,京城置留守,其后车驾不在京都则置;东都(洛阳)亦置留守;玄宗开元元年(713)改京兆、河南府长史为尹,通判府事,十一年太原府亦置尹,以尹为留守。三留守合称为三都留守。
词语分解:
- 三都的解释 1.三个都城。 春秋 鲁 三 桓 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 季孙 之 费 、 孟孙 之 成 、 叔孙 之 郈 ,称三都。左传·定公十二年:“ 仲由 为 季氏 宰,将堕三都。” 杜预 注:“三都, 费 、 郈 、 成 也。”2.三个都城。指 战国 赵 、 卫 、 魏 三国的都城。吕氏春秋·无义:“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 高诱 注:“三都, 赵 、 卫 、 魏 。”3.三个都城。 东汉
- 留守的解释 部队、机关等离开时,部分人员在原驻地担任守卫、联系等工作
历史知识推荐:易城县
三国魏改易县置。治今河北雄县西北古贤。属河间郡。北魏复改名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