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毡 |
释义 | 毡历史知识 毡怎么写好看:毡历史词典解释是动物毛(主要是羊毛、骆驼毛、牦牛毛等)经湿、热、挤压等物理作用制成的无纺织物。又写作氈、旃、、。东汉时西域盛产。马融《樗蒲赋》:“素毡紫罽,出于西邻,缘以缋绣,紩以绮文。”出现了各种方法制成的花毡,有彩毡、绣毡、刻毡、防染色毡。北齐时山西产的毡颇佳。隋唐时中原地区制毡业逐步扩大,唐代官府设有“毯毡坊”。著名毡产地有原州(今宁夏固原)、夏州(今陕西横山西)、安西都护府(治今新疆库车)等地。品种有乌毡、白毡、绯毡、浑脱毡、绣鸱毡、花丛毡、青毡、碧毡、紫茸毡、轮台毡、单于毡等。宋代官府设毡坊。元代制毡原料除羊毛外,也选用骆驼毛、牦牛毛等。品种有披毡、掠绒剪花毡、衬花毡、衬布答毡、海波失花毡、蒙鞍花毡、毡帽、毡衫等六十余种。明清制毡工艺继承于元代。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齐简公?—前481 春秋末齐国国君。公元前484—前481年在位。名壬。齐悼公之子。继位不久,即使国书、高无邳率师伐鲁,至于鲁郊,招致吴、鲁伐齐,侵及汶水上游博今山东泰安东南、嬴今山东莱芜西北。于艾陵今山东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