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河南等路行中书省历史词典解释 元至元十年 (1273) 置,治所在襄阳县 (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寻废。 词语分解:- 河南的解释 中国中东部的省,简称豫。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相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7442万,省会郑州。黄河流经本省,开封、洛阳为有名古都,著名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在郑州西南的登封县。中国商品粮、棉的主要基地之一
- 中书省的解释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历史地名推荐:沙随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北。春秋:成公十六年前575,“秋,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人于沙随”。即此。水经·汳水注:“汳水又东径宁陵县之沙随亭北。” 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北。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