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噤口卷舌 |
释义 | 噤口卷舌历史典故 噤口卷舌怎么写好看:噤口卷舌书法图片 噤口卷舌历史词典解释噤:闭口,不作声。紧闭口舌不言。形容不敢说话。宋.苏洵《谏论下》:“末世不然,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清.王韬《诱谏》:“夫为上者设此官,原欲拾遗补阙,绳缪格非,上以正君心,下以肃百僚,非欲其噤口卷舌全躯保禄也。” 并列 形容缄默不说话。宋·苏洵《谏论下》:“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一般用作由于受限制而沉默不语。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寂天寞地无声无息;不声不响。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问曰〕:‘譬如钟声,未扣不可谓无,既扣不可谓有,毕竟有个扣与不扣,何如?’先生曰:‘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清 李渔奈何天.攒羊:“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