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 |
释义 | 公历史知识 公怎么写好看:公历史词典解释①爵名。西周时定为五等爵制第一等,仅次于王,位在侯上。一说西周时爵位等级划分尚不严格,春秋、战国时期始形成严格的五等爵制。秦统一后罢。东汉末复置,有封邑,置官属。魏晋时依封邑规模,分郡公、县公、乡公三等。南北朝时省乡公,并于始受封者前加“开国”二字,以别于承袭爵位者。北周时定为国公、郡公、县公三等,隋、唐、宋沿置。金元唯置国公、郡公。明代无国、郡之别,皆称公。清代分一、二、三等公。②官名。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等国称县邑长官为县公。③三公等执政大臣尊称。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典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章和书籍。古书如礼记中的王制、月令、明堂位等篇,史记八书、汉书十志,及十通、会典、会要等,均属典志性质。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