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秘书丞 |
释义 | 秘书丞历史知识 秘书丞怎么写好看:
秘书丞历史词典解释官名。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后置,员二人,辅佐秘书令典尚书奏事,职权甚重。三国魏文帝黄初初,分秘书立中书,以秘书左丞刘放为中书监,秘书右丞孙资为中书令。而秘书长官改称秘书监,专掌图书典籍,设丞一员,多由秘书郎迁任,四百石。以后魏文帝用何桢为秘书右丞。后复省为一丞。西晋武帝将秘书并入中书省为秘书局,罢秘书监,称此官为中书秘书丞,成为秘书局的长官,六品。晋永平元年(291)复置秘书监,丞仍为次官,负责典籍图书的管理和整理校定,为清要之官。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出任者多为士族高门,在东晋南朝则多为侨姓高门,当时称为“天下清官”,亦称作“第一官”。南朝宋六品,梁天监七年(508)定为八班,陈五品、秩六百石。在北魏时多参领著作事,主修撰国史及起居注,并得参预议定礼仪制度。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五品上,北齐五品上。隋正五品上。大业三年(607)增置秘书少监,位其上,遂降为佐官。唐从五品上。龙朔二年(662),改秘书省为兰台,遂改称兰台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天授初,改秘书省为麟台,又改称麟台丞,神龙元年(705)复旧。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置奉仪郎代此为新寄禄官,复于秘书省置此职,为职事官,员一人,参领省事,从七品。南宋初不置,绍兴元年(1131)复置。金沿置,正六品。元称秘书监丞,员二人,从五品,由大臣奏荐,选世家名臣子弟为之。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故氐见“白马氐”。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