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进退狐疑 |
释义 | 进退狐疑历史典故 进退狐疑怎么写好看:
进退狐疑历史词典解释进退两难,迟疑不决。唐 李靖《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 主谓 是进是退,迟疑不决。唐·李靖《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藉。”△常用于表示心中犹疑不定,决断不了。也作“进退两端”。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有初鲜终初:开始。鲜:少。终:终了,结束。有开头却很少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善始善终。语本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并列 初,开始;鲜,少;终,末了。有始无终。指没有恒心,做事有头无尾。语本诗经·大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