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太常伯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即礼部尚书,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礼部尚书。
词语分解:
- 常伯的解释 周 官名。君主左右管理民事的大臣。以从诸伯中选拔,故名。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缀衣、虎賁。” 蔡沉 集传:“有牧民之长曰常伯。”后因以称皇帝的近臣,如侍中、散骑常侍等。汉书·谷永传:“戴金貂之饰、执常伯之职者,皆使学先王之道,知君臣之义。” 颜师古 注:“常伯,侍中也。” 晋 潘岳 藉田赋:“常伯陪乘,太僕秉轡。”
历史知识推荐:右果毅都尉
官名。唐折冲府次官之一。贞观十年636改别将车骑将军置,一人,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七品下,与右果毅都尉通判府事,为折冲都尉副职。辽代诸卫各置二十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