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仪怎么写好看:
汉官仪书法图片
汉官仪历史词典解释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新莽末年,刘玄起兵,将北向都于洛阳,以刘秀兼代司隶校尉。刘秀执政,一切皆恢复汉旧章。百姓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后以“汉官仪”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典礼制度。亦泛指华夏传统的礼仪制度。唐 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诗:“愿同东观士,长睹汉官仪。”明 何景明《送张国宾进万寿表还》诗:“凤管暂停秦女曲,龙旗遥睹汉官仪。”
词语分解:
- 汉官仪的解释 见“ 汉官威仪 ”。
- 汉官的解释 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 汉 人官吏。元史·祭祀志五:“集贤院奏遣 汉 官,翰林院奏遣 蒙古 官,出璽书给驛以行。”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在这样不同的经济关系基础上, 夏国 建立起所谓‘蕃官’与‘ 汉 官’两套并行的政治制度。”
- 仪的字典解释 仪 (儀) yí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
历史典故推荐: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陈,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陈:同“阵”。 述补 归,回家。把死看成像回家一样,形容死得心安理得。语出管子·小匡:“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