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屯怎么写好看:
兵屯历史词典解释
清代入疆官兵在新疆屯种之田地。属军屯之一种。其制始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令土默特兵千人,屯垦苏勒厄图、喀喇乌苏。次行于哈密、巴里坤、都尔博勒、西吉木、布隆吉尔。雍正三年(1725)命喀尔喀驻兵屯垦鄂尔昆。乾隆七年(1742)令甘、凉、肃州驻兵往屯巴里坤、额尔齐斯,三年一更替。二十五年又行屯田于察罕乌苏。最初定一兵种十五亩,旋增五亩。乾隆初定人垦二十五亩。官贷耕牛、种籽、口粮。垦种熟地当年起科、荒地三年起科。屯租充兵饷。
词语分解:
- 兵屯的解释 1.军队驻守之所。后汉书·祭肜传:“﹝ 祭肜 ﹞临终谓其子曰:‘……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以副吾心。’”2.军队驻守。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备策:“二,再议兵屯者,自来 真定府 、 定州 、 高阳关 分为三路,其所辖兵马未甚整齐,乃有一州兵马却属两路之处,又未晓本路将来於何处控扼,合用重兵若干,又甚处只宜固守,合屯兵若干及三路互相应援次第
- 兵的字典解释 兵 bīng 武器:兵器
- 屯的字典解释 屯 tún 聚集,储存:屯粮
历史知识推荐:毕资伦
?—1234 金德兴府缙山今北京延庆人。泰和间,从军攻宋。崇庆元年1212,改缙山为镇州,被防御使术虎高琪选为防城千户。至宁元年1213蒙古军至,随高琪弃城逃,至昌平,收民兵数千人,辗转屯郑州及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