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匪夷所思 |
释义 | 匪夷所思历史典故 匪夷所思怎么写好看:
匪夷所思历史词典解释匪:非。夷:通“彝”,常道。 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得到的。 后常用以形容人的思想离奇。语出《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一:“孤山林和靖(逋)祠,塑女像为偶,题曰‘梅影夫人之位’。世俗诞妄,真是匪夷所思。”《聊斋志异.夏雪》:“异史氏曰:窃意数年之后,称爷者必进而老,称老者必进而大,但不知大上造何尊称?匪夷所思已!”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吾苍茫独立于寂寞无人之区,忽有匪夷所思之一念,自沉冥杳霭中来。” 偏正 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到的。《易经·涣》:“涣有丘,匪夷所思。”西门丁《玉佛谜》:“萧穆道:‘如此说来此人武功之高的确已至匪夷所思的了。’”△多用于形容所见事物离奇或复杂。 →五脊六兽 ↔清心寡欲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海可浮源见“乘桴浮海”。指航海远去。清 丘逢甲将之南洋留别亲友诗:“要知吾道其南意,鲁叟先言海可浮。”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